近日,在杨家板桥镇一处田地里,我们遇到了一脸笑意的全国粮食生产标兵辛俊银。他今年为茅台酒厂种植的1000亩兴湘粮2号酒用高粱喜获丰收。据辛俊银介绍,高粱订购价每公斤2.9元,每平均亩产量达60公斤,总产48万公斤,每亩可卖1740元,扣除750元的成本,每亩净挣990元,今年仅此一项可获纯利99万元。“订单农业让我在大灾之年实现丰产丰收。”辛俊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订单农业只是我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作为传统农业大县,我县在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和开放的思维改造传统农业,以项目带产业,形成了蔬菜、瘦肉型猪、林果、园林花卉、中药材、中华鳖等龙型产业。瘦肉型猪产业,全县建成年出栏万头规模的商品猪场26个,千头规模的养猪小区114个,形成了以原种猪生产→二元母猪生产→三元杂交商品猪生产→屠宰加工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蔬菜产业播种面积2011年达到49.5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45万亩,实现总产288万吨、产值42亿元。成功引进建设了投资1.55亿美元的新西兰恒天然奶牛养殖、投资3亿元的中粮集团饲料加工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投资1亿元的新疆天康集团饲料加工、投资1亿元的唐山盛川果蔬深加工、投资1.2亿元的唐山挨个来食品等一批重大项目,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6家,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3.3%。
“中国著名蔬菜品牌”——玉田包尖白菜,是目前河北省唯一在国家商标局注册成功的国家蔬菜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近年来,我县注重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先后成功注册了“玉康”“碧康”“金玉田”等8个蔬菜商标及“中加”牌种猪、“喜咯”牌鸡蛋等12个畜牧水产品注册商标,全县通过无公害认证的农产品达到23个、绿色食品认证3个、有机产品基地认证1个,“三品一标”基地认证面积达到13.6万亩,有82家养殖场和企业通过了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有19家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认证数量居全市首位。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三区”在一个县建设,放眼全国只有两家,这是我县的殊荣,也是我县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重要平台。目前,以“一园、四区、四基地”“五园十心”为代表的“三区”各项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利用三年时间,将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科技园区打造成为农业主导产业集聚的功能区、现代农业科技设施应用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样板区和农业经营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全县人民对此信心满怀。